高二历史说课稿

时间:2024-05-10 09:58:15
高二历史说课稿

高二历史说课稿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二历史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二历史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笔墨丹青》。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设计理念等六方面来谈谈对本课的构思过程,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1、本课的地位与作用:《笔墨丹青》是岳麓版“文化发展历程”第二单元第八课的内容。本课在内容上透射出中国传统的宇宙观、自然观、人生观,在形式上独树一帜,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古代艺术多姿多彩的风貌,培养学生体验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丰富生活内容,培养艺术情操。

2、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及成因。

(2)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古代艺术的内容,使学生逐步理解艺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中国古代的艺术比较感兴趣,但对古代艺术的了解仅在于感官,对古代艺术背后所传承的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了解较少。透过学习古代艺术名作,有助于学生认识中华文明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熟悉中国古代绘画史上著名的画家和作品,掌握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发展脉络,理解传统绘画的艺术特色;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德育目标--提高学生自身的艺术修养,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四、教法与学法

为了丰富课堂内容,提高课堂效率,本课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历史画卷,并融入时代内容,使课堂有“声”有“色”。在教法上,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1、演示法:利用中的图片、视频等手段对中国古代绘画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2、情境法: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培育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3、学生活动法:学以致用,提升能力。

由于学生的学习风格存在差异,我采取多样的学习方法: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互评法学习等。

五、教学过程

下面我重点谈一下教学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四个环节,分别是导入新课,讲授新课,构建整体知识框架,布置作业。

1、导入新课(大约需要5分钟)

(截取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示画卷的部分视频.)播放视频.

在华丽的场景与优美的意境中,一幅中国画卷以流动的方式展示出来。随着主持人对中国画风的介绍,教师提出问题:中国绘画的历史源远流长,它起源于何时?有哪些特点?从而将学生带入本课内容。

2、讲授新课(大约需要30分钟)

第一步:走近和感受中国绘画

通过多媒体分别展示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感受远古绘画的质朴,战国汉代的夸张浪漫,魏晋时期的以形写神,盛唐的气象万千,宋元明清的活泼、张扬,并让学生结合课本总结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及绘画特点。

这部分内容我通过以下5个问题贯穿起来

①起源时期的绘画具有什么样的形式、风格和内容呢?----------------------起源

②联系战国时期和汉代的时代背景,为何帛画主题及形式呈现出这样的风格?--成熟

③从魏晋时期到宋元明清的文人画各有何特点?----------------------------发展

④民间风俗画的兴起和哪些因素有关?------------------------------------丰富

⑤从课文的介绍中,能否概括出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特点?

第二步:品味中国文人画风格

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通过多媒体展示体现文人风格的三类画: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体验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画家的精神风貌,进一步理解文人画不求形似,追求神似,注重意境和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等特征,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三步:学生活动

根据课后“阅读与思考”中宋代宫廷画院出过的考题,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设计自己的画面,并一起交流评论,比较谁的构思最接近传统文人画的标准,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3、构建整体知识框架,突出知识主干(大约需要5分钟)。

新石器时代绘画

一、绘画艺术的起源 战国时代绘画

两汉时期绘画

兴起背景

魏晋文人画

二、从顾恺之到吴道子 特点

背景

唐朝绘画 特点

代表

背景

宋代文人山水画

三、文人意趣 特点

元代文人画特点

明清文人画特点

背景

宋代民间画兴起

四、民间风情 代表作

明清民间画

4、布置作业(大约需要5分钟)

解析与探究---欣赏宋代的两幅作品,结合所学知识,提取它们蕴含的历史信息。

六、教学理念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的教学理念是:围绕一个核心:以时代背景为核心,理解各个时期绘画的时代风貌;突出一个重心:以学法为重心,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高学生主动性;提升一种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升华一种情感: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增强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升华。在积极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实现教学相长。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支持。

高二历史说课稿2

一、说教材

《商鞅变法》是高二历史选修1第二单元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重点是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变革,历史的一大进步,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日后秦朝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体现了知识的延续性,起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理解商鞅变法的必然性和积极意义,知道商鞅变法的措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学会全面思考问题,培养和提高分析能力,学习分析事物因果关系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体会商鞅变法的过程和意义,对学生进行从小立志、追求理想、勇于改革、进取创新等良好品格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识历史人物和历史问题的能力。

(2)认识改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正确对待历史上和现 ……此处隐藏15863个字……法。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求学生在充分预习课本的基础上,①自己整理所预习课的主体知识,用简洁的语言把课本内容串联起来,②设计问题,主要是学生在梳理知识过程中碰到的无法解决的问题,限提三个。表面上是统一要求,实际是分类要求,因为并非每节课都那么容易说,而学生的层次也不一样,程度好的学生,通过仔细研读教材,可以看出个大概,个别除了说得不错外甚至能提出有建设意义的的问题,说课也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现个人思想成果的空间,一般学生只能粗略地说,有的甚至说不懂。不管怎样,我让学生说课的目的并非一定要他们说出个所以然,而是要学生最大限度地充分地预习课本,有充分预习即使不懂至少也知道哪里不懂,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参与课堂,推进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2.阶级分析法:培养学生利用历史群体所属的阶级分析他们利益要求,把错综复杂的历史问

题简单化,如从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就很容易理解法国政局频繁更迭的原因.

3. 归纳法:培养学生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如小结阶段要求学生归纳1792年至1875年法国政体的演变.

四、说教学程序

1.学生课前三分钟说课:说主体知识与提问题(4分钟)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36分钟)

由于板书设计的知识体系紧密相连,以下三方面主要体现的是所用的教学方法。

(1)法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

七月革命(启发式,换位思维法)

二月革命 (阶级分析法)

六月起义(启发式,讲解法)

(2)法国政体的演变和共和制的确立:

波旁王朝(换位思维法)

七月王朝(阶级分析法,解读材料法)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换位思维法, 猜测法,探究法,)

法兰西第二帝国(探究法,讲解法)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启发式,讲解法)

共和制的确立(分析归纳法)

(3)对民主斗争的认识(讲解法,分析归纳法)

3.小结与练习(分析归纳法,解读材料法,探究法)(4分钟)

4.课堂延伸:(1分钟)“第三共和国之后,法国还经历哪几个共和国?” ,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激发求知欲。

五.板书设计

一).

法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

二).法国政体的演变

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

波旁王朝复辟

1830年七月革命 建立 政体:君主立宪政体

七月王朝 性质:大资产阶级政权

工业革命 统治:拒绝政治革命

农业歉收 1848年二月革命 镇压工人运动

建立 给人民诸多权利

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开办国家工厂

后来:排斥工人代表

波拿巴当选总统

1848年六月起义 政治:军事独裁统治

1852年法兰西第二帝国 经济:发展社会经济,繁荣

军事: 普法战争法败

1875年颁布法兰西

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第三共和国宪法

共和派执政

定《马赛曲》为国歌

共和制最终确立

三). 对法国民主斗争的认识: 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进步力量进行殊死斗争的结果,

并非专制制度恩赐的产物。

高二历史说课稿9

一、教材

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XX第三课时

主要内容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为主题,以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和影响以及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更应如何应对。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既是当代世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又将成为新的世界格局的基础,她是任何人、任何国家都不能阻挡。因此,本课对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这一主题起到了总结的作用。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离不开中国。通过本课的学习,既可以使学生辩证地看待经济全球化趋势,又可以使他们增强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与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含义、主要原因及具体表现影响,经济全球化中国应对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

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通过课前自主预习题、课中探究题、最后的课堂总结等问题的设置,使学生体念参与整课学习的快乐,使课堂达到效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是当代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使学生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意识,增强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与责任感。

重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肯得基、麦当劳、可口可乐、海马汽车、奔驰轿车、家乐福、耐克、海尔集团、波音飞机……教师提问:说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呈现什么趋势?学生回答:经济全球化趋势教师设问,导入新课: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它是如何到来的?它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2、新课学习:通过设置6多个具体问题,让学生带着具体问题学习课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学生既体验合作学习,有解决本课难点问题。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通过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感受经济全球化趋势,从而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教师总结: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就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通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逐渐形成一个整体的趋势。

(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通过阅读教材、获取有效信息,让学生认识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教师提问:我们当前的生活中时时处处体现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它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指导学生根据课本第一个子目“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的正文和小字部分,提取有效信息,找出经济全球化出现的原因:

(1)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客观环境;

(2)各国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发挥优势,弥补不足;

(3)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便利条件。通过PPT补充资料的得出。

(三)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通过收集和整理出的材料,引导学生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增强论从史出的能力,突出重点。)教师出示三则材料,理解内容。

(四)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出示材料: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越富,穷国越穷。——卡斯特罗

课堂小结:当今全球化大潮汹涌澎湃,在国际利益的博弈中是自强还是退却,国人已经找到了一个振聋发聩的答案:那就是在风浪中与全球共同搏击,建立和谐世界,谋求共同发展!

《高二历史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